【迎亚运·话健康】“药”小心,使用这些抗肿瘤药需防晒!

发布时间:2023-08-07 296 供稿:本站

炎炎夏日

太阳像个火球一样炙烤着大地

遮阳伞、遮阳帽、防晒衣等

 成了人们防晒首选

不过也有人觉得

“我不怕黑,晒晒更健康”

但肿瘤病人可千万不能大意

因为有些抗肿瘤药物有光敏反应

不注意防晒

可能会带来健康损害

 

1什么是药物的光敏反应?

药物光敏反应是指服用某些药物后,暴露于日光(主要是紫外线UVA、UVB)下产生的不良反应,发生部位主要在皮肤和黏膜。根据不同的发病机制,药物光敏反应可分为光毒性反应和光变态反应。

 光毒性反应是一种非免疫性反应,发生率较高,可发生于任何人,临床表现类似严重晒伤,通常在日光暴露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生,皮肤可出现水肿、红斑,严重者会出现水疱,伴有灼热感和刺痛感。急性症状消失后会出现皮肤松弛、干燥、脱屑、色素沉着等现象。

 光变应反应是一种迟发性变态反应,发生于少数过敏体质者,临床表现类似接触性皮炎,具有潜伏期,可在暴露日光24-72小时内出现,日光暴露区域可见湿疹样皮疹,自觉瘙痒而无烧灼感,部分可能发展成慢性、持久性光敏反应。

2容易引起光敏反应的抗肿瘤药物有哪些?

化疗药物

化疗药物诱发的光敏反应以光毒性反应为主,使用后容易出现光敏性皮炎,常见的诱发药物包括:氟尿嘧啶、氟尿嘧啶相关化疗药(替吉奥、卡培他滨)、长春新碱、达卡巴嗪、甲氨蝶呤、多柔比星、多西他赛、紫杉醇等。

口服靶向药

有一些口服靶向药物,如维莫非尼、凡德他尼、伊马替尼,其说明书中明确提到了光敏反应。

而其他一些小分子激酶抑制剂,比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抑制剂索拉非尼、仑伐替尼,最常见的皮肤毒性为手足皮肤反应;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也就是肺癌中常见的“替尼”家族药物,如吉非替尼、埃克替尼、阿法替尼、奥希替尼等,最常见的皮肤毒性就是皮疹、瘙痒等。

在使用上述药物的过程中,预防皮肤不良反应首先就是避免日晒,保持皮肤的清洁和湿润。

抗体类药物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西妥昔单抗,其主要的皮肤不良反应为痤疮样皮疹,又称丘疹脓疱型皮疹,发生率高达60%-90%。

治疗本身会造成皮肤的光敏感,出现日晒后皮肤红斑瘙痒等日光性皮炎的表现;同时,长时间日晒可显著诱发和加重其皮肤不良反应。

肿瘤免疫治疗的代表药细胞毒性T细胞抗原抑制剂(CTLA-4抑制剂)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以及其配体1的抑制剂(PD-1/PD-L1抑制剂)等,其最常见且首发的不良反应就是皮肤反应,常见的症状包括皮肤瘙痒、皮疹、皮炎、红斑和光敏性反应等。

3如何避免光敏性药物带来的伤害?

药师教您“三招”:

第一招:“躲”

使用光敏性药物期间,尽量避免在有阳光的时候外出,如必须外出,最好避开太阳最猛烈的时间段;

第二招:“调”

居家使用口服抗肿瘤药物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药品是否“怕光”。对于一天服用一次的药物,如果不用必须早晨服用,可调整服药时间到晚上,但是要提前咨询医生或药师。

第三招:“防”

外出时,严格做好防晒工作,可以涂抹适宜的防晒霜,选择防晒系数 SPF≥30 和 PA≥++(分别预防紫外线 UVB和 UVA)的产品。

戴好遮阳帽,穿好防晒衣,同时尽可能减少在阳光下暴露的时间。由于药物在体内代谢和排泄需要一定的时间,建议在用药期间及用药后5天,都应注意防晒。

不止夏天,不止药物

实际上,药物的光敏反应不止在夏天。无论晴雨天气或四季变化,均存在紫外线辐射。而且,除了药物,还有一些食物也含有光敏性物质,比如芹菜、菠菜、柠檬等,服药期间最好少吃,以免增强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性,增大光敏反应的风险。

药物光敏反应的发生与个人体质有关,个体差异比较大,是否出现症状以及症状的严重程度均不一样,所以即使使用了光敏性药物也不要过度惊慌,也不要心存侥幸,应切实做好防护措施。

出诊信息
预约挂号
健康体检
检查结果
就诊指南
返回顶部
首页 -医院资讯 -媒体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