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亚运·话健康】困倦疲乏,食欲不振?肿瘤患者如何安然度夏?

发布时间:2023-07-24 410 供稿:本站

炎炎夏日,气温节节攀升,并常伴随雷雨天气,地热蒸腾,空气中温度高、湿度大,从中医角度讲,此时暑、湿、热(火)容易成邪为患,肿瘤患者在这一时节因手术、放化疗等治疗影响,容易出现困倦疲乏、口干口黏、食欲不振、心烦意躁等症状。

肿瘤患者

在夏季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应该怎样进行身心养护呢?

杭州市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徐炜副主任中医师介绍,从中医角度来看肿瘤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种:

气滞血瘀

血随气行,血受到阻滞凝结大多是由气行不畅引起,所以气滞血瘀,时间一长就容易形成肿块。

痰湿聚结

朱丹溪所著的《丹溪心法》上有“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的论述。古人所说的“痰”跟我们现在理解的“痰”不完全是一回事,除咳吐而出的痰液外,还应包括留滞于体内因水湿凝聚而成的痰饮水邪和无形的痰饮病证在内,而留伏在体内的“痰”也会产生肿瘤病变。

邪毒郁热

肿瘤患者多见热郁之证,如邪热嚣张,发为实热之证,表示肿瘤正在发展,属病进之象。

脏腑失调,气血亏虚

肿瘤发病多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从中医理论讲

顺应夏天“阳胜于外”的

气候特点

做到慎起居

调饮食、和喜怒

可令肿瘤患者安然度夏


01起居调养

起居应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保持每天6~7小时的睡眠。《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记载:“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

具体而言,每日上午9点至下午3点相当于一年中的夏季,中午11点至下午1点相当于夏至,此时阳气渐降,阴气渐升,阴阳交合最适午休安眠,对缓解疲乏、增强人体抵抗力极为有益。

气候闷热,腠理开泄,微微汗出是人体调节体温、排泄代谢废物的正常表现。肿瘤患者大多免疫力低下,不可过汗而伤津耗气,更不可过于避热趋凉。如果当风而卧,长期处于空调房中,使汗孔闭塞,容易伤于风寒发,出现感冒的症状。尤其肺癌患者,肺部功能本已受损,感冒后更是雪上加霜,容易并发肺炎导致支气管痉挛、呼吸窘迫等,增加病情恶化的风险。

02饮食调养

夏季气候炎热,且肿瘤患者大多消化功能相对较弱,饮食宜以清淡平和、营养丰富、易消化为主。不宜食用肥甘厚味、生湿助热的食物,如动物内脏、烧烤、油炸、生葱、生蒜等,以免助湿热阻滞脾胃。

正接受放疗的患者常常表现出口干渴、大便秘结等热毒蕴结、阴液亏乏的症状,宜多饮温水,或适量进食凉性瓜果,如冬瓜、西瓜、小黄瓜、苦瓜等,可以增加生津止渴、清热泻火、排毒通便的效果。

但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尤其是对于使用奥沙利铂的胃肠道肿瘤患者来说,因该药独特的遇冷后神经毒性,此类患者更需注意避免到冰箱直接拿取食物、摄入冷食,以免加重手脚麻木等神经毒性。

此外,还应特别注意饮食卫生,要进食新鲜食物,避免食用变质败坏的食物。尤其是合并化疗、靶向药物相关腹泻的患者,进食不洁食物导致急性胃肠炎引起腹泻,药物性腹泻和感染性腹泻叠加,会引起不可预估的不良后果。

03情志调养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蝉鸣繁杂,更令人心烦意躁。肿瘤患者由于要面对疾病的痛苦、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以及害怕复发转移的心理担忧,情绪波动更加强烈,常表现出心情不佳、爱发脾气、对事物缺少兴趣等,这就是常说的“情绪中暑”。

从中医理论来讲,恼怒则肝木生火,夏本炎热,以火助火,其火愈烈,更不利于患者疾病恢复。此时宜给予患者更多关心,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带患者出去走走,多一些社交活动,或养花怡情养性,植物的生命力更能增加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

此外,还需鼓励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态和神志的舒畅。“晚睡早起午休躺,暑伤津气炎热防,切忌饮食过寒凉,神清气和胸宽畅”,对提高、巩固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预防疾病的复发、转移,改善生活质量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出诊信息
预约挂号
健康体检
检查结果
就诊指南
返回顶部
首页 -医院资讯 -媒体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