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清明养生:清除浊气,身心健康两手抓

发布时间:2023-04-06 372 供稿:本站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又是一年春草绿,梨花风起正清明!”时光流转,转而又春,轻柔的柳梢,熟悉的花香,带领我们进入了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清明。

清明,既是节气,也为节日。《岁时百问》中提及: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时节,大地渐暖,清气上升,这个时候养生,重在与自然同气相求,注意保持阴阳平衡,心清、肺清,脾胃功能升降有序,肝功能调达舒畅,心情豁达平和。

清明·预防疾病

清明时节,花粉浓度偏高,昆虫日益活跃,容易导致皮肤过敏性疾病、哮喘发作。因此有哮喘病史及过敏体质的人外出时,注意随身携带药物,最好穿着长衣长裤,在皮肤暴露的地方涂上驱虫剂,避免深入草丛,常备口罩,防止过度劳累。

清明·起居养生

春天重在生发尽量做到夜卧早起。晚睡并不意味着熬夜,而是相对于冬天的早睡而言,建议睡好子午觉,即中午11:00-13:00睡一会儿午觉,晚上23:00-1:00子时前保证入睡,这样有利于肝气生发,防止春困。晚上休息得好,也有利于我们的身体,顺着春生之意把体内浊气、毒素排出来。

早晨7:00-9:00是辰时,足阳明胃经最旺,这个时候一定要起床,呼吸新鲜空气,舒展身体,促进体内的阳气生发。若长期赖床,会导致阳气内郁而不发,郁久化火,上扰心肺和脑,可引起头晕头痛、心烦,视物不清等症状。

平时,注意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犯困时,闻一闻风油精、清凉油或者花香,撒一些花露水,都有助于保持头脑清醒。

清明·饮食养生

立春之后体内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饮食上要多吃“柔肝”的食物,养生重在疏肝养血柔筋,宜清补,讲究温润、清淡饮食。《黄帝内经》讲道: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春天也是一个不杀生的季节,建议少吃肉类,多吃蔬菜水果。

推荐四甘:山药、红薯、大枣、糯米;推荐四菜:韭菜、苦菊、菠菜、荠菜;再推荐五果:苹果、梨、香蕉、樱桃、草莓。同时,饮食上仍要注意,不要暴饮暴食,不吃酸性食物,少吃过咸食物,忌食发物,肥胖者还要限制热量的摄入,少吃甜食。

推荐两款食疗方:

清肺药膳——双菇汤

材料:猴头菇2朵,花菇2朵,香菇2朵,芦笋1小把,腐竹结5-6个,姜4片,枸杞8粒,洋葱1/4个,胡萝卜1根,芹菜1/2棵,豆芽100克,圆白菜1/4棵。

做法:

1. 煮一锅蔬菜水备用:将洋葱、胡萝卜、芹菜、香菇、豆芽、圆白菜全部洗净切块,加1500毫升水,煮半小时,过滤备用。

2. 将猴头菇、花菇用清水浸泡1小时,腐竹结浸泡30分钟。

3. 芦笋洗净,切成4-5厘米长的段。

4. 把蔬菜水倒入锅中烧开,放入剩下的食材,煮沸。盖上锅盖,转小火继续煮1小时,加3克盐,放至适宜温度即可食用。

功效:营养丰富,有排毒养颜、清肺化痰的功效,是素食者提高抵抗力的滋补汤。总感觉疲劳、全身无力、没有精神的人,也可以试试。

太子参大枣陈皮茶

原料:太子参15克,大枣5枚,陈皮3克。

做法:将太子参、大枣洗净,连同陈皮共同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煎汤,去渣取汁。代茶频频饮用,可连续冲泡3-5次。

功效:理气和胃。

清明·情志养生

清明节是踏青扫墓,对亲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

清明思故人,思伤脾。而清明主肝,肝属木,木有疏肝健脾的作用。因此,从中医角度来讲,清明节踏青和扫墓同步,有平衡心绪,调节压力的作用。适当的宣泄哀伤,也有利于减轻或消除心理压力。

快乐是心理健康的“不老丹”,人的性格各有不同,但都可以在生活中通过锻炼、陶冶,逐渐培养乐观性格,增进健康长寿。

养生穴位——行间穴

取穴:位于人体的足背,大拇指、二趾合缝后方赤白肉际凹陷中。

操作方法:用大拇指点按3分钟左右,以感觉压痛为度。

功效:是足厥阴肝经的荥穴,可疏肝理气,清热泻火。

出诊信息
预约挂号
健康体检
检查结果
就诊指南
返回顶部
首页 -医院资讯 -媒体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