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义诊,从那曲延续到杭州
本报讯 (记者 林雅琪) “小姑娘能治!”11月21日,当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简称“浙大儿院”)骨科主任朱健的诊断,被翻译成藏语说给曲增听时,已是6个孩子母亲的她忍不住红了眼眶。这恐怕是16年来,她听到过的最好听的一句话。
就在11月17日,浙江省第八批援藏干部王仁、刘德威、余峰、张方林带着曲增和她的两个孩子从西藏来到杭州。一路上,两个小姑娘紧紧挨着母亲,紧张却又好奇地四处张望。她们也许不知道,这趟旅程,改变的可能是命运。
厄运打破平静生活
11月18日,记者在杭州滨江的一家宾馆,第一次见到这对藏族姐妹花。当时的曲增和孩子正在等待去浙大儿院的检查。
走廊里,5岁的姐姐扎西拉姆和3岁的妹妹德吉白措正欢快地追逐,姿势却异于常人,尤其是妹妹,走起路来腿明显往外翻。母亲曲增坐在一旁,紧紧拉着援藏干部王仁的手,一遍遍用藏语说着感谢的话。
曲增来自浙江援藏干部援助的那曲县劳麦乡。她和丈夫扎西顿珠守着18头牦牛,过着平静的日子。
大女儿的到来无疑是令人欣喜的。他们为其取名为次旺玉忠,这在藏语中是祝愿长寿的意思。然而,女儿2岁时,曲增发现她走路总是慢一拍。别的孩子能平稳走路,她却还是颠颠簸簸,甚至到后来,走起路来像只小鸭子。曲增意识到出了问题。
一开始,曲增也和丈夫商量过,要去县里大医院看病,但遥远的山路和不宽裕的家境让她最终放弃。
曲增更愿意相信这是个不幸的意外。尤其是当二儿子次塔能跑能跳时,她一度以为,厄运已经远离。但是三女儿德吉拉西又出现了同样的症状。
曲增大哭一场,丈夫扎西顿珠默默坐在一旁。最后,扎西顿珠带着女儿到了乡里的卫生所。但乡卫生所的医疗条件没法治愈女儿。
没过几年,曲增的第四个女儿扎西拉姆出现同样的症状,两年后轮到了五女儿德吉白措……
如今,大女儿次旺玉忠已经16岁了,这本是女孩最美好的年纪,但她却早早地辍了学。如今的她走起路来和六七十岁的老人一样缓慢,如果不扶着走就很容易摔倒。
援藏干部送医上门
曲增和扎西顿珠将永远铭记这个日子——2016年8月24日。
那天中午,乡里的干部给扎西顿珠来了电话,说是乡里来了浙江的援藏干部,里面有医生要给乡亲做义诊!放下电话,扎西顿珠赶紧喊上妻子,第一时间赶往义诊点。
电话中提到的医生,来自浙江省的援藏干部。今年7月,浙江省第八批援藏干部进藏,其中杭州、嘉兴的9位援藏干部对口支援那曲县。在经过一个月的下乡调研后,援藏干部在那曲县12个乡镇全面开展义诊,其中就包括劳麦乡。
“每回去义诊,我们的医生都要被乡亲们团团围住。在那里,就医需求相当高。”援藏干部余峰表示。
援藏干部、杭州市肿瘤医院的骨科医生张方林诊断,曲增的孩子里有三个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一个是髋关节外翻。“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一种先天性畸形,目前医学上还无法确定病因。正常人的髋关节,股骨头与髋臼是恰好衔接的,但是髋关节脱位的患者,两个组件发生错位,行走时就会出现问题。如果长期错位行走,会使股骨头与髋臼彻底分离,患者最终会丧失行走能力。所以,这种病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张方林解释说。
为了进一步确认治愈的可能性,援藏干部特地带着片子飞回了杭州。经浙大儿院骨科主任朱健诊断,最大的两个女儿——次旺玉忠和德吉拉西已经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3岁的德吉白措需要手术才能治愈;5岁的扎西拉姆是髋关节外翻,矫正即可。援藏干部们当即决定,带着孩子回杭州治疗。
希望帮助更多患者
孩子们出发赴杭前,42岁的扎西顿珠握着援藏干部的手哽咽了很久。这么多年了,作为父亲的他不曾在孩子和妻子面前痛哭过,但这一回,得知两个孩子还有治愈的希望,这个饱受命运打击的父亲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悲痛和感激。
如今,两个孩子已经住进了浙大儿院的病房,德吉白措的手术被安排在半个月后。根据医生的判断,德吉白措手术治愈的成功率相对较高。
这将是一场决定命运的手术。这一刻,无论是曲增一家,还是一路陪同来杭的几位援藏干部,大家都在默默祈祷,希望这一次,命运能够眷顾这个家。
因为环境等原因,援藏干部发现,不少乡亲患上了先天性心脏病、白内障、唇腭裂等疾病,却因医疗条件落后无法及时得到治疗。“我们能做的,就是抓紧时间多走乡镇,往远的、偏的地方走,通过义诊帮助更多的患者,并利用每一次回浙江的机会,把更多的藏民患者带回来治疗。”王仁说。
媒体链接:浙江日报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