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腺瘤性息肉易癌变

发布时间:2014-09-23 4359 供稿:本站

本报讯 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周里,江大伯和杨先生都遭遇了晴天霹雳。肠子长了息肉却不当一回事,没想到发展为肠癌。

便血不是痔疮的症状吗?息肉怎么就成了大肠癌?专家表示,发现肠息肉要弄清性质,腺瘤性息肉要及时手术切除。此外,息肉并非“一刀切”了事,必须定期随访复查。

半年肠息肉竟癌变

家住富阳的江大伯,一年前发现自己便中带血。直到便血伴随疼痛时,他才在杭州市肿瘤医院做了肠镜,检查后发现江大伯直肠息长了一颗鹌鹑蛋大小的息肉,直径约2厘米。当时,消化科主任胡剑鸣告知,癌变的可能性很大,建议赶紧摘除。可是江大伯害怕,而且手术费钱,便拒绝了摘除。

当初的不当一回事,如家后悔莫及!这才半年时间,他经常性便血,前两天还“便”出了大约100毫升的血。吓得江大伯赶紧到杭州市肿瘤医院就诊,没想到却得来了“息肉癌变”的噩耗。

“江大伯癌变速度算快的,一般来说,癌变时间大约五到十年。”胡剑鸣介绍,江大伯的息肉长在直肠,比较靠下,排便时因为擦到血管,甚至腐蚀到血管了,出血量较大。加上江大伯平时喜欢鸡皮鸭皮、五花肉等这些高脂肪、低纤维的食物。

“息肉是否癌变,取决于它的性质、直径大小。”胡剑鸣介绍,直径大小0.5厘米的,癌变风险为0.1%,1厘米到2厘米的,癌变风险为7%到10%,2厘米以上,风险就到30%-50%了。

发现肠息肉要弄清性质

杨先生同样痛悔不已。40岁的杨先生,因反复腹泻去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做肠镜检查,之前一直以为是得了痔疮的他,没想到竟然是直肠癌。上周拿到检查报告的那一刻,杨先生无法接受,一遍又一遍地问医生:“是不是弄错了?”原来,5年前杨先生就在检查中发现有肠息肉,他以为肠息肉都是良性的,将结果丢在一边,没有做任何治疗,没想到5年后发展成癌。

“一旦发现肠息肉要弄清性质,腺瘤性息肉要及时手术切除。”该院肛肠科主任金永军表示,肠息肉有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两种,前者为良性,后者则容易发生癌变,若不经过治疗,在50岁前发生癌变的几率非常大。

什么是肠息肉呢?金永军介绍,大肠息肉是一类从粘膜表面突出到肠腔表面的隆起伏的赘生物。大肠息肉的癌变率与息肉的组织类型、大小及上皮异型增生有关。成人大多为腺瘤,腺瘤直径大于2厘米者,约半数癌变。

“便血是结肠息肉患者最容易出现的症状。但有不少人把大便出血误认为是痔疮的症状,结果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金永军指出,痔疮与结肠息肉引发的出血有着本质的区别。患者若出现以下三种症状,千万不可大意,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痔疮引发的出血常表现为大便后滴血,呈鲜红色,而大肠息肉引发的出血常与大便混杂,为鲜红色或暗红色,多为息肉表面破溃所致。

再有,大便习惯的改变,如大便时间、次数的变化,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泻,尤其是便秘与腹泻反复交替出现,或出现腹痛的时候,更要引起警惕。

此外,大便性状异常时应引起重视,正常的粪便应该呈圆柱形,但如果息肉较大,在结肠腔内压迫粪便,则排出时往往会变细,或呈扁形,有时还附有血迹。

提醒

“肠镜性价比最高,而且比较直观,在肠镜检查下即可取组织做病理活检。”胡剑鸣建议,高危人群最好一年查一次,息肉病人半年复查一次,异形增生则是三个月一次检查。

金永军则提醒,罹患肠癌或者肠息肉癌变的病人,并非肿物“一刀切”就可以高枕无忧,必须定期随访复查。

他建议,年龄大于50岁的健康成年人,有条件的应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有直(结)肠息肉、结肠癌家族史和腹泻、便秘、便血病史,体检发现血CEA、CA199增高,大便潜血阳性者,应进行结肠病变的筛查,首选是结肠镜。一旦肠镜下怀疑息肉有恶性可能时,都应先取活检送病理检查。不能做结肠镜或不愿意做结肠镜的病人,可以选钡灌肠或CT仿真结肠镜。

媒体链接:9月19日《生活与健康》A4版

 

出诊信息
预约挂号
健康体检
检查结果
就诊指南
返回顶部
首页 -医院资讯 -媒体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