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控制特殊感染可避免近20%癌症发生
本报讯 医学水平高度发达的今天,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没有下降,患者甚至呈年轻化趋势。人为什么会得癌症?为什么周围健康人突发恶病的例子越来越多?有人说是遗传的,有人认为是环境污染造成的,还有人怪“命不好”……
《肿瘤学年鉴》中我国最新癌症危险因素的归因风险分析报告显示,在我国总体癌症死亡中,近60%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其中,慢性感染是导致癌症发病和死亡的首要原因。事实是否如此?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对公众关心的问题给予解答。
近两成的慢性感染与肿瘤有关
对中国人群环境和行为危险因素归因的最新调查发现:慢性感染是导致中国患者癌症发病和死亡的首要原因,占29.4%;其次是主动和被动吸烟,占22.61%;另外还有食用蔬果不足、饮酒、职业暴露与环境污染等各类因素。慢性感染导致癌症死亡的比例,男性和女性分别占到32%和25%。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癌症是一种永不愈合的创伤,而有些癌症是‘传染’来的。”杭州市肿瘤医院(市一医院集团吴山院区)肿瘤放射治疗中心主任邓清华主任医师表示,癌症为一种慢性病,是长久时间内形成的结果,因此它发生的原因也并不单一,环境、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都有关系。
“慢性感染和癌症发生有相关性,这是一个比较明确的概念。”邓清华指出,有相关数据统计,在所有的肿瘤当中,约16%的肿瘤是和慢性感染相关的。在我国,乙型/丙型肝炎病毒、幽门螺旋杆菌、人乳头瘤病毒和EB病毒是最常见的感染致癌因子。
杭州市西溪医院肝病科余吉仙副主任医师介绍,中国是“肝炎大国”,80%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与乙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关。患者通过慢性感染,引起肝脏炎症纤维化、肝硬化,部分患者最终可导致肝癌。
余吉仙表示,幽门螺旋杆菌在人群中的感染率高达50%-60%,是最为普遍的一种感染细菌,它可能引发胃炎和消化性溃疡,长期感染可能发展成胃癌。
“约98%的宫颈癌已被证实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相关,HPV是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祸根,口腔恶性肿瘤也与此相关。”邓清华说,鼻咽癌的高发则与EB病毒感染脱不了干系,也和一些淋巴瘤相关,9%的胃癌由EB病毒所致。因为鼻咽癌是有明显地区性的,中国南方、沿海一带、香港、台湾、澳门,包括东南亚、新加坡一些国家的鼻咽癌发病率很高。
感染和癌症虽然不是直接的因果关系,不会“一击毙命”。邓清华指出,并不是所有的慢性感染都会变成癌症,比方说宫颈癌是和HPV相关的,但并不代表所有的HPV感染者都会变成癌症,这和病毒细菌的活力、亚型相关。HPV有200多种亚型,不同的亚型致癌性是不一样的,其中HPV的16和18型与宫颈癌是最相关的,HPV感染者不是高危型的患者致癌率相对较低。
邓清华表示,感染是通过长期的刺激,因为肿瘤本身就是一种慢性病,发生要很长的一段潜伏期,病菌会悄悄潜伏在我们的体内,伺机发难,这个过程大约需要10年或更多的时间。
癌细胞由何而来
邓清华给记者打了个比方:一个病毒进入人体以后,它有两种表现,一种是一般的感染,包括急性炎症,就像感冒一样,大部分人表现为普通的感染(如发烧、疼痛等);比较少见的情况是,感染以后,病毒的基因整合到我们人体的细胞里面去,可能致癌的几率就比较大了。
很多人说,人体内都有癌细胞,只不过没发展起来。从医学上讲,如果能查出癌细胞,就可以诊断这个人患癌症了。所以,这种说法并不正确。医学家认为:人人体内都有原癌基因,绝对不是人人体内都有癌细胞。
原癌基因主管细胞分裂、增殖,人的生长需要它。为了“管束”它,人体里还有抑癌基因。平时,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维持着平衡,但在致癌因素作用下,原癌基因的力量会变大,而抑癌基因却变得弱小。因此,致癌因素是启动癌细胞生长的“钥匙”,主要包括精神因素、遗传因素、生活方式、某些化学物质等。多把“钥匙”一起用,才能启动“癌症程序”;“钥匙”越多,启动机会越大。
肿瘤细胞由“叛变”的正常细胞衍生而来,经过很多年才长成肿瘤。“叛变”细胞脱离正轨,自行设定增殖速度,累积到10亿个以上才会被察觉。癌细胞的增殖速度用倍增时间计算,1个变2个,2个变4个,以此类推。由于癌细胞不断倍增,所以癌症越往晚期进展得越快。
提醒理性面对慢性感染
余吉仙建议:首先,对新生儿和对乙肝没有免疫力的人群注射乙肝疫苗,对乙型肝炎病毒DNA高滴度的孕妇进行母婴阻断可降低乙肝病毒感染率;对慢性乙肝患者进行规范的治疗尤其是抗病毒治疗,可降低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率。其次,幽门螺旋杆菌等病菌的传染力很强,可通过手、食物、餐具等途径传染,生活中最好实行分餐制,聚餐时尽量使用公筷、公勺等。幽门螺旋杆菌完全可以通过抗生素联合治疗彻底根除,不仅缓解胃炎、胃溃疡,对进一步发展成胃癌也起到很好的抵抗作用。最后,女性定期进行宫颈筛查。
邓清华告诉记者,癌症控制的关键是预防,而且癌症预防措施就在你身边,比如不吸烟、控制体重、健康饮食、多运动,另外,控制特殊感染亦可避免近20%的癌症发生。
媒体链接:8月29日《生活与健康》A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