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餐餐不离咸鱼海鲜 小小年纪患鼻咽癌

发布时间:2014-08-29 3751 供稿:本站

本报讯 14岁的小豪(化名)脖子上长了米粒大小的肿块,半年后,两侧竟然多处出现黄豆大小的肿块,诊断为鼻咽癌。原来,都是爱吃咸鱼海鲜惹的祸。

小豪老家在舟山,半年前,小豪摸到自己左侧脖子上长了个肿块,当时也没什么明显疼痛,他认为可能是季节性皮肤敏感长的疙瘩,也没太当回事。一个月之后,颈部肿块时不时会有轻微疼痛,小豪妈妈就带他到当地医院做了全身检查,除了淋巴结肿大外也没有查出什么,医生认为是淋巴结发炎,但是经过消炎治疗后效果并不明显。

谁知道四个月不到,小豪体重竟然下降了10多公斤,而且在跟同学一起学习游泳的时候,竟然出现头晕、呕吐的现象,平时鼻子会有少量出血,痰中经常带有血丝。家人感觉他病情十分严重,赶紧带他到医院做鼻镜、喉镜等检查,还是查无结果,后来到杭州市肿瘤医院做PET-CT检查,最终确诊为鼻咽癌。

“我身体一直很健康,家里人也没听说谁患过鼻咽癌。”小豪疑惑地告诉医生。

问起小豪的饮食情况,他说因为家住舟山,平时特别喜欢吃咸鱼、海鲜、腌肉,口味偏咸,几乎顿顿都离不了口味比较重的食物。

杭州市肿瘤医院(市一集团)肿瘤放疗科主任梁晓东说:“很多这样的鼻咽癌斌病人都喜欢吃咸鱼、海鲜、腌肉等亚硝酸盐含量非常高的食物,长期食用腌制食品和鼻咽癌发生有一定关系。浙江省的鼻咽癌发病率较高,10万个人中就有10人发病,这个数据相当于是美国的10倍。”

有调查显示,饮食因素是引发鼻咽癌的关系最为密切的致病因素。浙江各地居民都有吃腌制食品的习惯,而腌制食品中的咸鱼,已经被证实为是导致鼻咽癌最直接的危险因素之一。

小豪只接受了一次化疗,现在脖子一侧的淋巴结肿大已经完全看不出来,另一侧的也明显变小。梁主任介绍了小豪的恢复情况,“他现在各项指标都不错,身体状况恢复良好,以后将采用放疗+化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案,尽可能使他体内的病灶完全消失。”

“大家千万不要谈癌色变,虽然鼻咽癌在浙江发病率挺高,但它也是预后效果比较好的一种恶性肿瘤。”梁主任说,罹患鼻咽癌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终结,早发现早治疗,哪怕癌症晚期病人,也能延长生命。一般规范化治疗后,总的五年生存率可达85%。

    梁主任反复提醒大家,影响鼻咽癌治疗最重要的因素是肿瘤的分期,分期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而鼻咽癌的预防涉及到饮食、环境、生活习惯等多个方面,少吃咸鱼、海鲜、腌肉等高盐食物,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等。

媒体链接:8月29日《生活与健康》A4版

出诊信息
预约挂号
健康体检
检查结果
就诊指南
返回顶部
首页 -医院资讯 -媒体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