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健康】进行性鼻塞以为是鼻窦炎 结果是肿瘤 鼻咽癌早期症状很迷惑人

发布时间:2014-04-03 4122 供稿:院办
        本报讯 进行性鼻塞,很多人会以为患了鼻炎或者感冒。最近,杭州市肿瘤医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吴山院区)收治了好几位鼻咽癌患者,患者没有出现痰中带血、鼻涕中带血等常见鼻咽癌症状,仅仅出现进行性鼻塞,之前却一直被当成鼻窦炎治疗。
        该院肿瘤放射治疗中心主任邓清华表示,由于鼻咽部生理解剖位置隐蔽,早期症状不易引起重视,常常延误诊断,因此临床接诊鼻咽癌患者大多为中晚期病人。在他接诊过的鼻咽癌患者中,大部分患者都有吃腌制食品的习惯。
        肿瘤导致口齿不清、不能走路
        50岁的胡女士在一家公司做会计,半年前经常鼻塞,偶有头昏,到医院检查,诊断为副鼻窦炎,对症治疗后鼻塞就好了,可没多久鼻塞症状反复出现。
        两个月前,胡女士鼻塞、头昏症状明显加重,“以为是高血压引起的。服用降压药后,在家里休息了两天就好了。”胡女士说,拖了一周后她觉得眼睛发花、看东西模模糊糊,总感觉有影子似的,而且发现自己竟然口齿不清,突然不能走路了。家人都以为她中风了,赶紧送往医院。经过脑部磁共振检查,发现鼻咽部长了一个巨大肿瘤,侵害了脑组织。活检确诊为鼻咽癌。
        胡女士来到杭州市肿瘤医院接受放疗。肿瘤放射治疗中心主任邓清华介绍,鼻咽癌系头颈部肿瘤中最多见的一种,好发于45岁至55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现在也不乏年轻患者。由于鼻咽部生理解剖位置隐蔽,早期症状不易引起重视,常常延误诊断,因此临床接诊鼻咽癌患者大多为中晚期病人。
       “鼻咽癌容易出现淋巴结转移,像胡女士的颈部肿块有4厘米大小,加上鼻咽部的解剖结构特殊,且鼻咽癌大多恶性程度较高,放射敏感性较好,因此鼻咽癌首选放射治疗。”邓清华主任告诉记者,对初次治疗患者,一般手术不参与。鼻咽癌预后较好,总体5年的生存率可以达到80%以上,早期患者90%以上可以治愈,中期患者治愈率也达到60%-70%。
        邓主任认为,鼻咽癌的发病主要与地区差异相关。比方说,早前鼻咽癌被称作“广东瘤”,以广东发病率最高,每年每10万人群中新发病例超过30%,这个概率就是说每10万人群里每年有30人会得鼻咽癌。而浙江每年每10万人群中新发病例数为10人。高发地区排名依次为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而浙江排在第六位。
        饮食不要贪咸
        鼻咽癌在浙江发病率较高,主要与遗传、病毒感染以及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邓主任介绍,鼻咽癌的发病关键和EB病毒感染相关。遗传是基础,大部分不是从父母身上直接遗传下来的,是后天环境引起的基因突变,而后天的基因突变与环境因素相关,如EB病毒感染、饮食因素等。
        从某种意义上说,鼻咽癌其实是一种现代人“吃”出来的病。发病主要与喜食咸鱼、腌制品等饮食习惯有关,
      “很多这样的病人都喜欢吃咸鱼、腌肉、腌菜等亚硝酸盐含量非常高的食物。”邓主任说,在鼻咽癌的各种致病因素中,关系最为密切的是饮食因素。
        浙江地区的居民都有吃腌制品的爱好,像有人喜欢吃酱肉酱鸭,咸鱼咸肉,还有人就爱霉干菜霉豆腐,而亚硝胺是一种致癌物。饮食习惯就说明了为什么浙江鼻咽癌发病率会高了。
        邓主任建议,市民平时要均衡饮食、规律作息、适度锻炼,发现不适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去检查。在饮食中,不要过于贪咸,尽量少吃咸鱼、腌肉、腌菜等亚硝酸盐含量非常高食物,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
        提醒
        早期迹象需重视
        邓主任提示不可忽视鼻咽癌的早期迹象。
        涕血是鼻咽癌的早期症状,表现为鼻涕中带血,或回吸性带血的鼻涕。涕血常发生在早晨起床后。涕血量不多时,经常被患者疏忽,误认为是鼻炎或鼻窦炎。
        鼻塞是鼻咽癌另一个早期表现。大多表现为单侧持续性鼻塞。当鼻咽肿瘤增大时,可能出现双侧持续性鼻塞。而普通的感冒是交替性鼻塞。
        耳鸣、耳闷塞感及听力下降也是鼻咽癌的早期信号。耳鸣和听力下降常被误诊为中耳炎或是其他疾病,以致耽误治疗。不少病人还会出现头痛、视力下降,出现复视(看东西成双影)。
        多数鼻咽癌患者往往是自己无意中在脖子上触摸到“肿块”而就医。体检70%以上发现颈部肿块。尤其是质地较硬、无疼痛、活动度差、多个互相融合成团的颈部肿块,需要及时就诊。
媒体链接:4月1日《生活与健康》A4版
出诊信息
预约挂号
健康体检
检查结果
就诊指南
返回顶部
首页 -医院资讯 -媒体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