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儿童癌症日】为了宝宝的健康,每个家长都该了解的小知识

2月15日是国际儿童癌症日,由国际儿童癌症协会发起,旨在唤起全世界
共同关注儿童肿瘤患者,提升公众对儿童肿瘤的认识。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是儿童肿瘤中常见的类型,发病率仅次于白血病,居儿童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带给无数家庭悲伤与痛苦。关于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小知识,你知道多少?
1、什么是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杭州市肿瘤医院肿瘤综合科一病区章霓副主任介绍,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一般是指发生于脑和脊髓的实体性肿瘤。由于发病部位在中枢神经系统,病情凶险,致死率超过了白血病,成为儿童肿瘤性疾病致死的第一病因。
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有良性和恶性之分,良性肿瘤包括颅咽管瘤、良性畸胎瘤、海绵状血管瘤、垂体瘤等。恶性肿瘤包括髓母细胞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生殖细胞瘤、恶性畸胎瘤、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等。
2、诱发因素有哪些 ?
肿瘤的发生有遗传因素、也与环境因素有一定关系。比如病毒感染、化学物质污染、电离辐射,都可能增加肿瘤的发病率。
另外,在电子产品时代,手机已经成为了孩子们的玩具之一,儿童的头皮、颅骨都比成年人薄,神经系统的发育还没有成熟,建议儿童少玩手机,特别是晚上睡觉后不要把手机放在离头很近的地方。
3、孩子出现哪些情况家长要重视?
这类疾病的症状主要包括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压增高的症状,也可以表现为抽搐、肢体活动无力、视力下降、感觉障碍、语言障碍等。
章霓强调,由于儿童年龄小,好多不能正确描述疾病症状,病患儿童的体征很多也不典型,可能造成误诊和延误治疗,因此一旦出现以上所说的这些症状,家长应提高警惕。
4、常用的检查方式有哪些?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多见于10岁以下的孩子,如果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症状,都需要及时就诊。就诊时最常做的检查包括头颅CT与MRI。通过检查,一般可以在手术前,对肿瘤的部位以及恶性程度,有个初步的临床判断。但是,最终的诊断要依赖于手术后的病理诊断。
5、关于治疗专家建议:
章霓介绍,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现在强调多学科联合的综合治疗。一般情况下,手术是治疗的第一步。手术不仅可以提供最终的病理诊断,而且可以迅速去除大部分的肿瘤细胞,缓解患儿症状,并为下一步的其他治疗提供便利。术后的放疗及化疗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3岁以下儿童对放射治疗耐受性差,主要以手术治疗和化疗为主。
杭州市肿瘤医院肿瘤综合科一病区拥有浙江省首个儿童肿瘤放疗病房,在对儿童肿瘤,尤其是恶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综合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在螺旋CT模拟定位系统、四维CBCT靶区图像引导系统、三维适形调强计划系统,全进口直线加速器等多种先进设备的加持下,可以完成多种恶性肿瘤的规范放疗及综合治疗,实现“精准定位、精准计划、精准放疗”。科室现有床位25张,医护人员15人,以“一切为了病人、为病人一切,为一切病人”的服务理念,“患者至上,人文关怀”服务原则,为广大患者提供规范、优质的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