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红丝带月】速看!关于中医治疗乳腺癌的三个功效
治疗乳腺癌,大家一般都会想到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西医治疗方式。其实,中医在乳腺癌的治疗上,同样有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
乳腺癌在中医归属于“乳岩”范畴,中医药治疗乳腺癌已有上千年历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中医是我国的瑰宝,合理的中医辨证治疗在乳腺癌患者的术后调理、放化疗的增效减毒、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晚期乳腺癌生存期等方面均有很好的效果。
1.减轻治疗的毒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乳腺癌术后:运用多种中医治疗手段减少术后并发症,如通过内服、外敷,针灸推拿的方式缓解水肿;预防、治疗皮瓣坏死;运用针灸推拿等方法改善患者术后负面情绪等。
全身化疗期间:患者化疗期间的主要化疗副作用是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甚至便秘之类的消化道反应,期间配合中医药治疗可有效减轻骨髓抑制,增强免疫,减轻脏器的毒性反应,整体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内分泌治疗期间:部分内分泌治疗药物可能导致肝功能的损伤、转氨酶的升高,可通过中药的清肝疏肝作用,达到保肝治疗的目的。如副作用较为严重,需及时更换治疗方案。
维持复查期间:中医药的抗癌通常是多途径多靶点的,多数的临床研究都表明中药可以抑制乳腺癌细胞浸润转移、抑制肿瘤微血管的生成、改善多药耐药、调节机体免疫等功能。
2.扶正祛邪,提高临床疗效
中医认为乳腺癌产生是机体正气不足,导致气、痰、瘀、毒等邪气留滞于机体所导致,因此扶正祛邪是主要的治疗原则。除了中医传统治疗方法外,现在逐步开展的联合火针、刺络等手段也取得了不俗的疗效,进一步丰富了中医的治疗内容。
3.发挥治未病优势,先安未受邪之地
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乳腺癌患者出现复发或转移就是机体脏腑本虚,才导致肿瘤有机可乘,在临床上可以通过中医的方法“补不足,损有余”,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减少肿瘤复发转移,提高治愈率。
其实,早在《黄帝内经》时期中医就已认识到七情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中医情志包括怒、喜、忧、思、悲、惊、恐七种情绪,统称“七情”。
正常情况下,七情属于人的正常精神活动,然而七情过激、过久,出现“志意乱”时则会损伤脏腑精气,导致功能失调或正气虚弱,从而进一步降低机体对情志刺激的适应能力,最终致使内伤性疾病的发生。
情志不舒属于中医“郁证”范畴 ,《医贯·郁病论》云:“治其木郁,而诸郁皆因而愈”,明确了郁证责之于肝。调治肝失疏泄的方法是疏肝理气,自我保健的重点在于做好心情的调摄,修复肝的功能达到“肝气条达”。
乳腺癌患者常常出现以焦虑和忧郁为特征的情感紊乱,对生活持消极态度,要主动诉说,从社会大家庭中获得战胜疾病的力量;采取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寻求治疗。
医生提醒
乳腺癌治疗是以西医为主、中医协同的过程。中医和西医是完全不同的医疗体系,西医注重结构,中医注重功能。中医重视的是对患者全身功能的调整,着眼于调动人体内在的积极因素,保护内在正气,提高抗病能力,并且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正规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使得乳腺癌患者获得更高的生存率以及更好的生活质量。
专家介绍:
徐炜
中西医结合肿瘤科二病区
副主任中医师
首届浙江省优秀中青年中医师,杭州市青年中医骨干人才。
学术任职: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内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杭州市中医药协会中医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肺癌、结直肠癌、肝癌、胃癌、乳腺癌、妇科肿瘤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根据中医扶正祛邪、攻补兼施理论,运用中药辨证施治,在肿瘤病人术后调理、放化疗和靶向治疗的增效减毒、晚期肿瘤病人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良好的疗效。外感病、咳嗽、脾胃病、肝胆病、焦虑症、抑郁症、失眠等的中医治疗,中医内科疑难病、亚健康状态的中医治疗及调理。
供稿:中西医结合肿瘤科二病区/徐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