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专科】量身定制,精准诊疗!多学科共同出击,为乳腺癌患者保驾护航
病情介绍
患者,女性,73岁,2022年10月27日行左乳腺癌单乳切除术+左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左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左乳肿块1)浸润性小叶癌(范围1.2cm*1.0cm*0.8cm)伴小叶原位癌,可见脉管内癌栓及神经束累犯;(左乳肿块2)浸润性癌(范围0.6cm*0.4cm*0.3cm)伴小叶原位癌,未见明确神经束及脉管累犯;送检前哨淋巴结(1/3)见癌宏转移;腋窝淋巴结0/25未见癌转移。免疫组化:ER(95%,3+)、PR(20%,2+)、CerB-2(0)、Ki-67(10%+)。21基因检测提示RS=23分。
背 景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高达226万例,乳腺癌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2020年全球乳腺癌死亡病例68万,死亡数位居女性癌症死亡人数第一。而在中国,每年新发乳腺癌患者约42万例,占全球新发病人数18.4%;死亡人数12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而且,我国乳腺癌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因此,乳腺癌仍是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难题。
乳腺癌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传统的肿瘤治疗是在单一学科模式下进行的,突出学科特色。而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是建立于循证医学基础上,由传统经验性医疗向现代化协作组决策医疗转化的新型诊疗模式。
MDT强调以病人及疾病为中心,通过多学科讨论及协作为每例病人量身定制最合理的治疗方案,使临床受益最大化。有研究显示,MDT可显著提高肿瘤病人的存活率。根据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数据显示,乳腺癌5年总生存率已达到93.6%,相较于10年前提升了9.1%;10年总生存率达到82.6%,较10年前提升了16.3%,齐肩先进发达国家水平。
原则上,每例乳腺癌患者都应该有接受MDT的机会。本例中,该患者为≥70岁的老年乳腺癌,该类人群很少被临床研究所覆盖,故其临床治疗存在更多不确定性,而通过本院多学科讨论,各学科专家结合各自专业及精准检测手段,为其提供了个体化管理方案,使其有机会获得最适合的治疗选择。
病情分析
一、该患者诊断左乳腺浸润性小叶癌(pT1cN1aM0)HR阳性HER-2阴性型 ⅡA期,辅助化疗是HR阳性、HER-2阴性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但仅有2%~20%的患者可真正从化疗中获益。既往化疗的决策主要依赖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而近些年多基因检测的出现为早期乳腺癌的预后预测和治疗提供了更多辅助工具。
N1期患者,RS<26分时需要根据月经情况进行判断,绝经前患者,内分泌治疗基础上加用化疗可以降低远处复发率,考虑化疗后继续行内分泌治疗;绝经后患者,化疗未能改善5年iDFS率,可考虑豁免化疗,RS≥26分时建议化疗(推荐级别:1A)。
该患为绝经后患者,伴1枚淋巴结转移,21基因检测提示RS=23分,不能从化疗中获益,可考虑豁免化疗,给予芳香化酶抑制剂(AI)内分泌治疗,并注意补充钙剂,绝经后患者使用AI期间建议有计划地使用双膦酸盐改善骨丢失,降低骨转移风险。同时,该患为浸润性小叶癌,1枚淋巴结转移,伴脉管内癌栓及神经束累犯,且21基因检测提示该患者10年局部区域复发高风险(RS≥18分),放疗显著获益,建议术后辅助放疗降低局部复发风险。
二、该患为老年乳腺癌患者,老年患者的生理年龄与生物学年龄往往并不一致,临床医生需要通过生理年龄、体能状态、伴随疾病、认知状态来综合评判其预期寿命和治疗耐受性,亦可通过CGA评估系统,从“一般医学评估、老年躯体功能评估、老年精神心理评估、老年社会评估、老年环境评估、老年生活质量评估、常见老年综合征或问题评估”几个维度综合考虑一般状况和预期生存来决定治疗决策。
该患者无伴随的基础疾病,PS评分0分,一般状态良好,且放疗反应主要表现局部皮肤和黏膜的损伤,全身反应较轻,治疗耐受性较好,建议患者行术后辅助放疗,降低局部复发风险,延长DFS及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