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肿风采】医者有技术,更要有温度——记杭州市医坛新秀吴侃

发布时间:2021-02-01 6737 供稿:本站

冬天的杭城,空气中带着一丝江南独有的清冷。

晚上七点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肿瘤医院胸部肿瘤病区的一间病房中传来一阵聊天声。

“吴医生,这么晚还不回家,今天夜班吗?”

“不是夜班,就过来看一下,不来病房转转不放心呀!”

“你辛苦了,要多注意休息啊。”

“我还好的,大伯你有什么不舒服要及时和我们说!”

对于杭州市医坛新秀——胸部肿瘤病区的吴侃医生来说,类似的聊天几乎每天都会出现。用她自己的话说,晚上下班前不看看患者的情况不放心。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习惯,让她成了与患者关系很好的医生。

2015年7月,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吴侃加入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肿瘤医院胸部肿瘤病区的医疗团队。从上班的第一天起,吴侃就给自己立下了“规矩”——在日常工作之余,利用每天下班前的时间查看住院患者的情况。

前文与吴侃聊天的患者就是她刚刚工作时接诊的患者李大伯(化名)。李大伯今年75岁,患有肺癌,一直在胸部肿瘤病区住院治疗。

“我刚工作时就参与了李大伯的诊疗工作,每天除了正常的查房外,下班前我还会再去病房里转转,日子久了便和大伯熟稔得像多年老友。”吴侃说,虽然后来去外院规培了几年,但再回来后李大伯依旧记得她,而且每次见面都很热情地嘘寒问暖。

近年来,对于那些已经出院和在家用药的患者,微信架起了医患双方的沟通桥梁。

“吴医生,我的化验单结果怎么样?”“吴医生,用这个药需要注意什么?”“吴医生,能不能帮忙快递一下资料……”吴侃的手机里有着几百位患者的微信,诸如此类的问题,每天络绎不绝。但在她看来,患者生病求医已经很不容易,将心比心,能帮患者多解答一个问题,也就让患者多一份安心。

受身为中药师的父亲影响,吴侃选择了学医,一路读到博士,成为一名肿瘤科医生。在她的理解中,选择做一名医生就是选择了终身的学习。她的硕博导师、知名肺癌专家马胜林教授的一句话更让她坚定了终身学习的信念。

“马胜林教授说,一个肿瘤医生如果不能每天看书,无异于谋财害命。”吴侃说,肿瘤诊疗专业知识更新飞快,只有时时学习、勤学善思,才能掌握最前沿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为病人提供更专业的诊疗服务。

随着工作年头的增加,她越加理解这句话,并在“学海无涯”中自得其乐。工作日晚上9点到11点和每个周末都是她固定的学习时间,如果有其他事情耽误了学习,吴侃就一定会找时间补回来。前些日子,在周五下夜班后,她顾不上休息,上午在科室里忙碌完善病历、查看病情,下午参加了医疗系统开展的“药你有我”病例路演比赛,周六,又参加了医疗团队召开的科研研讨会,就医学前沿知识和团队科研进展展开深入探讨……这样的忙碌就是吴侃日常工作及业余生活的真实写照。周六的头脑风暴需要更多的学习和思考去消化吸收,周日吴侃一早便和先生商量,今日“闭关”学习一整天。

在吴侃的先生眼中,这样日子才是他们生活常态。“一年365天,真正全天在休息,没有摸过书本的时间大概不超过15天。”提起这位爱工作学习胜过其他的妻子,“吴家先生”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疼惜和自豪。

专业能力就是在这样的日积月累中慢慢提高的。如今吴侃已成为科室中的学习模范,是年轻医生的榜样。

救人于病痛,是一个医者毕生的追求,吴侃也不例外。然而,肿瘤病情复杂,患者个体差异大,如何才能找到更适宜的治疗方法,是吴侃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是她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动力。

“我们医疗团队会尝试选取一些病情复杂的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培养,然后研究肿瘤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从而找到更有效的治疗药物。”在吴侃的理解中,从临床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用科研的眼光和科学的手段不断探索,寻找真正能帮助患者的治疗方法,这正是“转化医学”的价值所在。

近年来,吴侃相继开展及参与了肺癌脑转移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个体化实施关键技术的建立、烟酸预防/治疗抗血管小分子化合物手足皮肤反应等多学科临床研究,其中成功转化为临床新技术新项目3项,承担省市级科研项目3项,发表国内外论文10余篇(一作SCI 4篇),获杭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个科研奖励。

出诊信息
预约挂号
健康体检
检查结果
就诊指南
返回顶部
首页 -医院资讯 -医院动态